前几天和闺蜜聚餐,席间她女儿和她商量着:“妈妈,可不可以采访伊阿姨呀?”我一听乐了,以为自己有什么地方吸引了孩子,连忙问为什么要采访我。
还没等孩子回答,我闺蜜就叹气道:“哎,别提了,她老师布置了一道寒假作业,要求每个学生趁春节期间采访家族里十位长辈,了解他们的成长故事。可是我们今年春节不回老家,准备全家去旅行,这不,孩子担心完成不了作业。”
虽然这作业看上去有点麻烦,不过我倒觉得有点意思。就再追问了一句:“老师为何布置这样的作业?”
“诶,你别说,群里还真有家长提出疑问。老师好像是说让孩子了解家族史,能增强孩子的抗挫力。”
闺蜜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个帖子:“你的家族史是什么样的,对你有什么启示”。
为什么讲家族故事能让孩子获得力量?
美国心理学家杜克曾经对此做过调查研究。他和同事设计了一个叫做“Do you know?”的测试量表,然后让48个家庭填了这些表格。同时还给这些家庭做了“自我与幸福”、“抗压能力”等心理测试。
最后这项研究发现,对家庭历史了解更多的孩子,更加自信,对人生有更强的掌控感,在面对困难时也表现得更好。
从回访中,杜克明白,给予这些孩子力量的是“家族归属感”:
“当自我被嵌入更大的家族生命框架中时,会产生自我效能感(自我效能高的人坚信自己能成功)和幸福感。他们知道自己属于比自我更强大的事物。”
家族故事就是孩子实现深度自我认同的精神脐带。
在心理学的领域还有一个概念叫“复原力”,即“被困境打倒时快一点爬起来的能力”。这种能力,可以让一个人很快接受事实,适应环境,能够利用现有的资源化解危机。
大多数的学者认为,让孩子获得“复原力”的关键,是为孩子找到一位“有魅力的成年人”。
这个成年人,就是孩子力量之源。
央视前几年曾热播过一个纪录片叫《客从何处来》,讲述的是明星追溯家族历史的故事。其中谢娜回老家寻找爷爷成长故事的那一集,令人记忆犹新。
在寻根之前,谢娜对爷爷的了解几乎为零,她记忆里的爷爷只是一个被病痛折磨,躺在摇椅上,吃力地从口袋里拿出几张崭新压岁钱给她的迟暮老人。
回老家寻根以后,她才知道爷爷曾经三次被诬陷坐牢,其中一次还差点被枪毙,还有一次是因为当保长时不忍心征收农民粮食而被诬告;爷爷曾经放弃了公立学校校长一职回家当老师;爷爷即使在坐牢的时候也提醒自己“有人在浑水摸鱼,我们要站在清水中”、“莫埋怨,埋头干下去”,甚至在坐牢期间爷爷还努力发明各种劳动工具……
寻根过程中,谢娜一直抹着眼泪重复着这几句话:“突然觉得我的爷爷很帅。”“他是我的偶像。”“真的很后悔现在才来了解爷爷的故事,我一直都忙忙叨叨的,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。”
相信这次寻根之旅,谢娜寻找到了那个力量之源。
一个庞大的家族往往会有悠久且富于兴衰的历史,其中不乏跌宕起伏的过程,也不乏激励人心的正能量故事。当孩子有了家族归属感,就会更自信。有了来自家族成员的力量之源,就会更坚韧。
国人一直都很注重寻根溯源,从我们熟知落叶归根、光宗耀祖等等常用语言就可见一斑。
这几年,各地不同姓氏的人还纷纷重修族谱。然而在引导孩子了解家族故事方面却做得比较少,很大一部分成年人对自己的爷爷奶奶、外公外婆的故事一无所知,更别提现在的孩子们。
其实在国外,父母、老师特别注重让孩子了解家族史:
对于幼儿园、小低年级的孩子,他们会让孩子做“家庭树 - family tree”
现在的小家庭,越来越独立,孩子往往只知道周围的几个人,对整个家族的来龙去脉毫无概念,弄这么一棵树,孩子马上就明白了家族成员之间关系,也会发现原来“自己并不孤单”,这样,就给孩子种下了“家族观念”的种子。
对于高年级的孩子,会让孩子做一次 Family Genealogy Project (家庭谱系项目)
小时候让孩子做“家庭树”、树立了家族观,长大了就可以让孩子真正去了解家族史了。
具体的做法就是让孩子做一个家族普系项目,让孩子去了解每个家族成员的姓名、出生地、出生日期,甚至是成长故事。
要完成这个项目并不容易,孩子们必须要亲自访谈很多远远近近的家族成员,获得很多原来自己不知道的信息,甚至会对自己的家族产生崭新的认识。
这两种方式都值得借鉴。
小低年级的孩子,我们可以鼓励他画一个家族关系图,了解家族里有哪些成员。小高年级到初中的孩子,可以鼓励他们去采访长辈,记录家族史,并从中撷取一些励志元素,写一些个人感想。初高中的孩子,可以让他们除了记录家族史,也去重游一些故地,加深对长辈生活过地方的了解。同时激发他们关于对时代背景和个体家庭命运的思考。
关于《客从何处来》有一位网友评论说,看完纪录片后,想起了自己的爷爷。问过妈妈之后他才知道,爷爷小时候刚好遇上国民党败退回台湾前来村里抓壮丁,爷爷赶紧逃到广东打工,就这样爷爷失去了读书的机会,一辈子都为整个家族的生存拼命挣钱。
“爷爷一生,辛勤劳作,吃了不少苦,晚年也饱受病痛折磨。他用勤劳的双手撑起了一大家人。可惜我成长的太慢了,每每想起与爷爷相处的曾经,常有悔意,当时怎么那么不懂事!
很想听爷爷多讲一些过去的故事,可惜我与爷爷语言不通,我唯一能听懂的就是‘要好好读书啊’。当时还觉得爷爷很唠叨,哎。”伟大的时代未必有高科技,但却不能没有“历史故事”。
每个人都应该在历史的倒影中看清自己,“我从哪里来”、“我是谁”,只有明白了这些,才能明白“我要到哪里去”。
本文部分内容转载自教师帮,如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坚持保护原创者的知识版权。
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游戏专业委员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
©2016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16022419号-2 |
微信号:教育游戏专业委员会 |